左一為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楊女士。?
她熱心公益,為挽救素不相識患者的生命,她毫不猶豫捐獻造血干細胞,1974年出生的她,成為吉安市目前年齡最大的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她是孩子心中最美的“孩子王”,數十年如一日把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間。
她是孝老愛親、任勞任怨,是公婆眼中的好兒媳,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女兒眼中的好媽媽……她也是我市第17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無私大愛,讓他人重獲新生
楊女士有一副熱心腸。熱愛公益的她曾多次參與無償獻血活動,累計獻血3200毫升。早在2014年一次無償獻血時,她就報名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2022年11月,楊女士接到通知,與一名重癥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她義無反顧地作出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定。在高分辨配型相合和捐前體檢合格后,2月2日,楊女士前往江西省人民醫院,為捐獻做最后準備。2月7日9時17分至14時31分,歷經5個多小時的采集,楊女士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200毫升,這袋“生命火種”為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對這次挽救延續他人生命的捐獻行動,楊女士表現得非常平靜,她說:“十幾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這樣的機會不多,感覺和患者非常有緣分。能夠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我非常樂意去做。”為了不讓70多歲的母親擔心,楊女士沒敢告訴她。母親通過媒體得知她的舉動,追問事情經過,她笑著安慰母親說,捐獻造血干細胞就和普通獻血一樣,沒有什么特別。
在楊女士的言傳身教下,懂事的女兒也非常理解并支持她的行為,為媽媽感到自豪。
樂于助人,凡人善舉
生活中的楊女士是一名待人溫和、心地善良的人。在一次逛街買衣服時,她發現一部別人遺落的手機,她想失主心里肯定很著急,便在服裝店里站了半個多小時,一直等到失主來尋找手機。失主連聲感謝,她微笑著擺擺手說“不用謝”就走了。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經常主動去當志愿者維持核酸檢測隊伍秩序。封控管理期間,同住小區的鄰居們沒來得及買菜沒有菜吃,她知道后,把家里原本不多的蔬菜免費分給鄰居救急。她還全力支持自己的愛人和女兒在小區做疫情防控志愿工作。
? 楊女士是一名幼師,在幼兒園她也經常盡己所能關心和幫助別人。幼兒園有一位同事和自己同住一個小區,不會騎電動車,上下班成了難題。楊女士知道后,無論上班還是回家都會特意等著她,騎電動車或用家里的小轎車載她同往,一直堅持到現在。她對班上的孩子也非常溫柔親切,孩子們也非常喜歡她。
孝老愛親,筑起溫暖港灣
▲楊女士和孩子們在一起。
楊女士也是一位孝敬長輩、愛護親人的好媳婦。
2018年,住在鄉下的婆婆不小心摔倒導致腳踝骨折,楊女士得知后,把婆婆接來,服侍就醫換藥、飲食起居等,悉心照顧了大半年,一直到婆婆徹底恢復健康。這次捐獻造血干細胞,婆婆也聽說了,心疼兒媳婦,特意從鄉下趕來支持楊女士。
楊女士的愛人有三個妹妹,妹妹們家里有什么事,她也是盡己所能關心幫助,妹妹們也特別喜歡這個溫柔賢惠、勤快能干的嫂子。一大家人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文章來源:江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