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先進、弘揚社會正氣,營造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良好社會風尚,日前,市平安辦發文表彰了一批吉安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我市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肖鋼、歐陽成忠、周新灃、陳善先、楊靜慧、周泓宇、李康等7人榮獲見義勇為表彰。
肖鋼簡要事跡
肖鋼,男,1982年11月生,萬安縣潤安水務集團職工。
肖鋼是一名平凡的一線搶修工人,也是一名不平凡的生命火種傳遞者。他多年堅持無償獻血,并于2014年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2022年2月,肖鋼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他主動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開啟了捐獻之旅。同年5月,為了完成捐獻,疫情期間他毅然逆行南昌,經過2次采集,成功捐獻出372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愛始于心,善始于行,他獻“髓”的善舉挽救了蒼白的生命,幫助患者續寫燦爛多彩的人生。
歐陽成忠簡要事跡
歐陽成忠,男,1983年6月生,中共黨員,吉安市委宣傳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志愿服務與實踐指導科科長。
2014年5月,歐陽成忠在參與無償獻血時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幫助他人。經過八年的等待,2022年6月,當被告知配型成功,他毫不猶豫就表示同意捐獻。同年8月,剛過完政治生日的他又立馬赴南昌準備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連續4天動員劑注射,他成功捐獻了181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相隔千里的血液病患兒送去“生命的種子”,點亮了患兒的生命之光。
周新灃簡要事跡
周新灃,男,1990年2月生。
周新灃于2021年志愿加入中華骨髓庫,在入庫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遇到了自己的“髓緣”,并順利通過了高分辨配型和體格檢查。2022年10月,周新灃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前往南昌進行捐獻,在接受了四天動員劑注射后,他成功捐獻了189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者生命,成為了我市第15例造血干細胞志愿捐獻者。提起這次捐獻,周新灃說:“對方等著我去救,也只有我能救,我義不容辭。”
陳善先簡要事跡
陳善先,男,1980年12月生,萬安縣農業農村局干部。
人如其名的他在2007年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2022年9月,在時隔十余年接到與一名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的通知后,陳善先仍然堅定地秉持著自己當初入庫救人的初心,決定赴南昌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2022年11月17日,陳善先采集出來的6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在當天由專車送到了患者所在醫院,移植入患者體內,完成了“生命禮物”的傳遞。
楊靜慧簡要事跡
楊靜慧,女,1974年7月生,泰和縣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教師。
楊靜慧熱心公益,為挽救素不相識患者的生命,2023年2月7日,歷經5個多小時的采集,楊靜慧成功捐獻了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為一名重癥血液病患者帶去生的希望。對這次捐獻挽救他人生命的大愛行動,楊靜慧表現得非常平靜,她說:“幾千分之一到十幾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這樣的機會不多,感覺和患者非常有緣分。能夠挽救一個人的生命,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我非常樂意去做。”
周泓宇簡要事跡
周泓宇,男,1998年9月生,江西省贛江船閘通航中心職工。
2016年還是大一新生的他,在學校給學生舉辦成年禮的當天,光榮地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直到2022年9月,周泓宇接到了紅十字會的電話,告知他與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詢問他的捐獻意愿。他當即表示愿意,并取得了父母的同意。2023年2月,周泓宇在省人民醫院成功捐獻8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挽救了一名血液病患兒的生命。周泓宇表示:“這次愛心捐獻,是我24年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如果有機會第二次匹配成功,我依然會堅持現在的選擇!”
李康簡要事跡
李康,男,1997年3月生,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職工。
2021年2月志愿加入中華骨髓庫。2023年5月,李康與一名患者初配成功,在接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聯系電話后,他毫不猶豫地表示:“只要患者需要,我隨時準備捐獻。”可惜的是,由于患者放棄移植機會,當時沒能實現捐獻。2023年10月,李康再次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且這名患者急需接受移植,這一次李康還是堅定地選擇同意捐獻,并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進行高分辨血樣采集檢測、體檢等一系列前期準備工作。2023年11月22日,李康在省人民醫院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為患者帶去新生的希望。
素材來源:吉安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