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普】科學獻血無損健康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9-12 09:08 瀏覽次數:2580次
大家都知道血液是一種人體血管內流動、黏稠而略帶腥味的紅色液體,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約占全血的45%。血細胞都有新生、成熟和衰老死亡的過程。其中紅細胞生命120天,白細胞7—14天,血小板10天左右。血漿是血液的液態部分,約占全血的55%。
《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獻血者每次獻血200毫升,最多不得超過400毫升,兩次間隔期不少于6個月”。獻血200毫升是個什么概念?人體內的血液總量約占體重的8%,一般成人的血液總量為4000—5000毫升,而一次獻血200毫升僅占總血量的1/20—1/25;在臨床醫學實踐中,一般對失血量在600毫升以下的都不主張輸血,可見獻血200毫升絕不會影響健康。人體內的血液只有80%參與血液循環,有20%—25%的血液貯存在脾、肝、肺等“貯血庫”內。
當人體血循環需要血液時,脾臟等會連續不斷地釋放血液,參與血循環。獻血200毫升不影響血液循環,當然也不會影響健康。另外,人體血液成分的新陳代謝活動十分活躍,人體內每天約有1/120的紅細胞(即20億個紅細胞)衰老、死亡。白細胞的平均壽命約7—14天,血小板的壽命就更短,約7—9天。
人體少量獻血,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獻血后血漿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類在1—2個小時內由組織液透入血管即可得到補充;血漿中的蛋白濃度在2周左右可以恢復;紅細胞恢復,約3—4周左右的時間。
這就是說,獻血之后,最多三四個星期,您的血液又可以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獻血200毫升后人體很快就會得到補充,絕不會影響健康。(來源:學習強國、江西省紅十字會網站)